彼岸花葬

《乌托邦的年代》读后感


《乌托邦的年代》今天读完,继续总结。本书是法国著名电影编剧让-克劳德·卡瑞尔的一本回忆录。回忆内容包括1968年左右发生的一系列在美国、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动荡。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富有感情与思考深度地谈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并不是什么对社会运动发起讨论的社科文献,所以主观性比较强,不用去追究什么参考文献。然而可能是剧作家的语言魅力吧,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奇妙地感同身受。法国人的黑色幽默又算是体味了一把。最不满地是译者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太不考究了,比如把【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翻成【避世的一代】简直无法容忍!
开头讲美国嬉皮士那些还不怎么吸引我,因为说实话我对嬉皮士还处在不能接受的阶段。到后来写到法国巴黎五月风暴和布拉格之春,我的胃口迅速被吊了起来。这两者比较起来简直讽刺,当欧美的年轻人习惯了物质充盈的“消费社会”后,企图推翻它。“消费社会”背后是资本主义,若拒绝资本主义道路似乎只能走向社会主义或无政府主义。另一端的铁幕内,东欧的人民却渴望着“消费社会”来填饱他们饥肠辘辘的肚子和头脑 。
最后,乌托邦终究是乌托邦,正因为无法实现所以稍瞬即逝。然而它却又是人类追寻了几个世纪的迷梦,哪怕现在似乎愈发强大的“消费社会”的嘈杂早已掩盖了避世者虚弱的琴声。今后的我们,恐怕还是会见证到有那么一个地方那么一群人在追寻着这遥远的幻想吧?
现实里,连西方最自傲的民主体制也越来越被“政治正确”和非法移民动摇着基础,让人们失去了信心。就像作者所说:“我们从失败走向失败,可还是走着。我们在等待中,我们在危险中,照旧惶惑着、恐惧着。人类不知向何处去,而且从来也没有知道过。”

评论
热度(6)
这里主要是放置涂鸦的地方。攻厨

关注的博客